
八重樱下伶仃远,魑魅魍魉性情长。-《百鬼夜行抄》
八重樱下伶仃远,魑魅魍魉性情长。-《百鬼夜行抄》
无论是模型令人惊艳的的《旭日战魂录》,还是令人瑟瑟发抖的《箱女》、《散樱乱舞》和《五轮传奇》,都是依赖于神秘古老的东方背景。其中,日本的妖怪文化无疑是其中绚烂的一笔。日本是个处于板块活动地带的岛国,多地震火山海啸,岛内山脉众多,水域广布,密布着大量野兽,人们把超出自身认知水平的自然力量归结于“怪力乱神”。进入农耕文明之后,乡农业老们将流传下来的有关妖怪的传说结合日常生活,流传了下来。

百鬼夜行
日本平安时代是妖怪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因为平安时代是个高层外表文治、和平,内部却是肮脏的贵族权力斗争的时代。造成了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各类负面的情绪充斥了一个时代,随之而来的便是怨灵的出现。在人类所居住的地方,亦有妖怪与之共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在晚间出没。京都的夜里,整条路空无一人,许多奇形怪状的妖怪,像是逛庙会一样走在街上,人称“百鬼夜行”。传说在盂兰盆节的夜晚,点上百根蜡烛,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讲鬼故事,讲完一个吹灭一根蜡烛,等吹完第一百根蜡烛的时候,便能看到“百鬼夜行”。

日本关于百鬼夜行的习俗是在“节分”时,将长年不用弃置的器物丢到屋外,用火烧掉它,以免有妖怪作祟,这个仪式就是“除旧布新”。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到了平安时代,大量吸收消化唐朝文化的日本就会举行这种仪式,祈求国家和百姓的安康。在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
妖怪文化
现在百鬼夜行绘画作品每年夏天都会在京都的高台寺里展出,寺庙里也是满满的鬼怪元素。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

与西方妖怪善恶分明不同,日本的妖怪的善恶有时候也会因为人类的态度而改变。在日本流行漫画和电影中,也有许多生灵活动的妖怪。比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就勾勒了一个妖怪横行的世界。女主角千寻在拯救父母的路上碰到了各种善良的妖怪,贪婪的妖怪以及各种性格各异形象饱满的妖怪。在与形形色色妖怪打交道的同时,千寻也学到了人间不曾有的原始感情。

还有部不得不提的日本妖怪鬼神巨作就是《夏目友人帐》,常年占据日本动漫榜单的治愈系作品。故事讲述了夏目贵志从外祖母的遗物中得到了那些由契约书所做成的“友人帐”,他决定将友人帐中妖怪们的名字一一归还的故事。每一个栩栩如生的妖怪背后都有一段值得记忆的故事,人类替它们记着,它们是不是就可以以另一种形式活下去呢?

桌游中的妖怪文化
说到包含日本妖怪文化的桌游,最近大热的《Rising
sun旭日战魂录》当仁不让,2017年4月在KickStarter上众筹成功,总金额为423万美元,现占据KickStarter榜单上第七位,BGG桌游排行榜上第五十名。《旭日战魂录》是狼老师在《血色狂怒》之后,带来的又一个区域控制作品,同时包含了区域移动、卡牌轮抽、可变玩家能力等机制的东方背景桌游。
